{SiteName}
首页
兴宁市新闻
兴宁市习俗
兴宁市历史
兴宁市人口
兴宁市美食
兴宁市政治

龙川县麻布岗镇瑚径村扶贫硒望村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963408.html
一、基本情况1.1龙川县介绍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东江和韩江上游,东连梅州、汕头、西靠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丰沛,阳光充足,平均气温21.1℃。东西横距45公里,南北纵跨公里,总面积.31平方公里,总人口98.66万人,常住人口71.32万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4.1万人。辖24个镇,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个自然村,个经济合作社。

龙川县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9.79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37.92亿元,同比增长9.9%;第三产业94.44亿元,同比增长5.4%。农业增加值30.03亿元,工业增加值32.28亿元。年三产(可比价)占比为19.70:25.78:54.52。

第一产业方面,龙川县农业主要产业包括粮食、油料、水果种植及畜禽水产养殖。以年数据为例,龙川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7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0.7亿元,林业产值10.5亿元,牧业产值7.6亿元,渔业产值1.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7万亩,粮食总产量22.9万吨,其中:稻谷产量21.8万吨。花生总产量1.2万吨。年末水果面积8.5万亩,水果总产量7.5万吨。龙川县生猪出栏25.4万头,出售和自宰肉用禽.4万只,家禽肉产量吨;肉类总产量3.0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02万吨;渔业养殖总面积2.5万亩,水产品总量1.3万吨。

第二产业方面,龙川县工业包括建筑业以及宝安产业园一个园区,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9亿元,工业增加值28.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亿元,工业增加值25.9亿元,其中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2%;全县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4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4.83亿元,增长19.6%。

第三产业方面,龙川县以交通运输业、邮电及旅游业务为主,年公路客运量万人,客运周转量为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万吨,货运周转量为万吨公里;邮电业务收入3.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其中零售业92.8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7.45亿元,接待旅游总人数.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40亿元。

1.2麻布岗镇介绍

麻布岗镇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龙川县中北部、东江上游,东与梅州兴宁市罗浮镇相邻,西与贝岭镇相连,南与岩镇接壤,北与上坪镇、细坳镇交界,是龙川上半县的商贸、文化、卫生、交通、经济中心。麻布岗镇总面积平方千米,辖16个村(居)委会,截至年末,总人口人,是省定中心镇和技术创新专业镇。全镇个村民小组,城镇总居住人口人,拥有山地亩,耕地面积亩,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43亿元,工业总产值2.7亿元,农业总产值1.08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麻布岗镇属亚热带气候,常年平均气温在18.9湿度左右,最高气温34℃-38℃,最低气温-1℃-3℃,霜冻常出现在11月下旬至1月,年均降雨量.5毫米。省道、县道、乡道纵横交错,贯穿本镇南北的隆江(老隆—江西)超二级水泥公路和平坦的县道、乡道,把周边乡镇和兴宁市的罗浮镇、江西省寻乌县、定南县连在一起,交通十分便利。

1.3瑚径村介绍

瑚径村为广东省省级贫困村,主要农产品包括西瓜、山药、大蒜、脆甜、洋芋、火龙果、欧洲萝卜等。

1.4联动带农情况

龙川县麻布岗镇瑚径村的富硒水稻产业是在定点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以粮富农”是对口帮扶单位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化的主要方针。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经过调查摸底,结合该村实际,选用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质谷种,并引入当地农产品龙头企业及现代生物科技公司,采取有机富硒技术,将瑚径村的水稻种植优势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帮扶单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建设瑚径村“富硒水稻种植基地”,积极带动农户种植,培育瑚径富硒生态大米。

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派驻驻村工作队落实产业帮扶工作,该工作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合作机制,由帮扶单位牵头,扶持带动当地龙头企业发展富硒水稻种植基地,由合作社在公司的基地上组织农户进行种植,其中农户重点面向贫困户。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认种+认养+包收”机制,确保项目参与各方均能从中获益,从而实现共赢。其中,帮扶单位组织贫困户发起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提供谷种及富硒叶面肥的成本投入,当地龙头企业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负责提供谷种、种植技术指导,并按高于市场30—40%的价格收购种植户稻谷,以及大米生产、包装、销售等。技术支持单位深圳市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提供富硒叶面肥和富硒技术指导,贫困户及其他农户进行水稻种植。

基地建成后,为方便管理,拓宽销路,帮扶单位创建稻田“认养”模式,由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认养指定规模的稻田,实现大米未种但利益先得。认养人相当于对被认养的稻田进行包销,相当于以订单方式将所产大米提前预售,成为固定的订单。其中,销售收入的25%于贫困户增收及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帮扶单位协同企业、村委会、合作社建立开通“为村市集”线上销售平台,参加各类消费扶贫展销会,积极推广瑚径富硒大米。

经过3年的发展,瑚径村坚持人工种植、科学管养、标准富硒,扶贫效果取得显著成效。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及下属单位帮扶购买大米15.48万斤,合计销售收入达.71万元,直接帮助25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合计分红25.8万元,助力村集体直接增收9.万元。年瑚径村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3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多万元,成功脱离省级贫困村名单。

1.5村庄建设情况

瑚径村脱贫摘帽以后,不仅村民收入得以提高,村容村貌也得到大大加强。瑚径村进行了污水治理工程、村路修缮工程,帮扶单位带来近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建立了系统化精准帮扶机制,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卫生站、垃圾回收站、饮水工程,对道路进行了硬底化,改造村小学;同时建设光伏电站、红田水电站,并入股产业园等,引导和帮助群众致富,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2.5米宽的硬底路直接通到每家每户门口,健身广场、小学操场、食堂等都已投入使用。

二、产业资源特点

瑚径村是优质大米的天然产区,土壤无重金属污染,这里的光、温、水条件比较好,季风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双季稻的种植,一年种植两季,回报周期比较短。年,在帮扶单位的带领下,瑚径村规模化种植富硒水稻约亩,年产富硒大米约40万斤;年种植富硒水扩大到多亩,预计年产富硒大米约46万斤。

瑚径村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优势,但当地的水稻产业发展不稳定,缺乏统一管理,在选种以及管养方面没有科学规范标准,产量不稳定,销售渠道单一,种稻收益不好,村民们种稻积极性不高,稻田抛荒撂荒情况较多。帮扶单位引进龙头企业与生物科技公司以后,填补了选种、种植管理方面的问题,创新了诸多销售模式打开了富硒大米的销路。目前,瑚径村稻田复耕比例大大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逐渐被带动起来。富硒大米尤其对贫困户带动作用最为明显,对于收入来源单一的家庭来说,农户除了种植富硒大米,还参与了许多别的产业如鱼鸡养殖、杂粮种植,增加了收入来源。

三、发展模式3.1“帮扶企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帮扶企业深入了解贫困村的产业发展现状及拥有的自然优势条件以后,派驻位于一线的工作队伍狠抓产业扶贫。帮扶企业是当地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因地制宜地找出适宜发展的产业,有针对性地联合相关服务企业,鼓励当地龙头企业深入贫困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帮扶企业助力农户组建合作社配套种植基地建设,由专业合作社作为经济实体支撑产业发展。

3.2多渠道营销模式

传统农业种植正因为销路问题造成回报率低、效益低下,从而影响到积极性,而创新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成为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除扶贫消费以外,模仿“认养一头牛”模式开发“认养一块田”模式,使得购买者对富硒水稻具有归属感,另外为农户的种植收益提供了提前保障。同时积极纳入线上电商销售平台,多类型消费扶贫展销会,将自身富硒大米在众多的富硒大米品牌中得以突出宣传。

四、经验借鉴4.1产业帮扶需要“一线作战”

立足自然资源优势,致力提升“荒废”的粮食产业。帮扶单位牵头作用十分重要,包括牵头选种、牵头引企、牵头建设基地、牵头消费支持等,将农户劳动力、土地、自然气候条件有机衔接,建立合适的组织连接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并在一线狠抓项目建设的落实情况,确保产业扶贫实效。

4.2重点落实农产品“销售”方式

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在前端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同时,注重后端农产品产出后销售渠道的畅通。除全国各地均在开展的线上电商特色门店以外,“认养”和“包销”成为农户保利益、产业保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与销售企业、加工企业的合作,利用已搭建的平台网络进行销售,省心又省力,扶贫效果更佳。

中农大农业规划设计院

一村一品研究小组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gningzx.com/xnsls/14286.html